麻兹咪(羌语)
羌族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史上最古老的一朵奇葩,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唱词、唱腔,还是表现形式等方面无不体现着羌族民歌的艺术价值所在。
北川羌族民歌丰富的内容是他们生产、劳动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再现, 反映出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
北川羌族民歌的音域不宽,除部分高腔山歌外,一般均在八度以内,很少超过十度,原始古朴,易记易唱。音阶调式最多的是五声音阶的徵调式,它是北川羌族民歌的基本调式。其次是五声嗓、羽调式,再其次为五声宫调式,角调式少见。六声音阶在部分歌曲中也有出现,给旋律增加了一定的色彩。曲调结构短小而完整,多为二句体、四句体的单乐段分节歌曲式。下滑音或其它装饰音反复出现、结束句或半终止处多用装饰音或下滑音收束,很有特色。歌词结构多以七言四句为主,具有浓烈的劳动生活气息,鲜明的劳动人民形象和赋、比、兴的创作手法,生动的语言,歌唱的韵味都体现在歌词之中。啊、喂、呃、嘞、咳、哟、哦、喏、喔、嗬、娓等无多少词意的衬词的大量运用,是北川羌族民歌的特色之一,差不多每首歌都加有衬词,还有用植物、地名、装饰品、吃食、锣鼓经等作衬词,整齐的七言民歌极为少见。
北川羌族民歌有两大类, 一是用羌语演唱的, 另一类使用汉语演唱的, 根据演唱的风格、场合、时间、对象的不同, 大体又可分为号子、山歌、情歌、习俗歌、酒歌、小调、儿歌、红军歌及新民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