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端公舞(羊皮鼓舞)

发布时间:2019-04-24

端公,羌语称“许”、“阿爸许”、“释比”、“比”、“诗卓”等,是羌族社会不脱离生产的宗教职业者,专门从事如祭祀、还愿安神、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以及男女合婚、婴儿命名、死者安葬和超度的活动,兼有祭司和巫师的性质。也是羌族历史文化知识集大成者。2006年,“羊皮端公舞”被列入市级第一批非遗名录。
端公舞即端公跳的舞,亦称“跳端公”或“巫舞”。羊皮端公舞是一种迷信色彩较浓的祭祀性舞蹈,用于禳病、除邪、祈雨、生儿得子、求神还愿、婚丧嫁娶等方面。表演者分为“顶神者”、“站案者”两类。“顶神者”是在坛前做法事的掌坛师及端公,他们手持法器或打击乐器,边唱边击边舞,完成全套法事。“站案者”主要从事伴奏、伴唱、拾掇道具等任务,配合“顶神者”完成法事。“顶神者”做法事时所用的法器有羊皮鼓、排铃、八卦旗、牛角号等,表演时说唱结合,边舞边唱或一人领唱众人帮腔,时而轻步漫舞悠闲自如,时而挥舞宝剑威风凛凛,时而又敲击羊皮鼓,轻松活泼,神秘莫测,其音乐说唱部分近似口语般朗诵,曲调简单,单调沉闷,加上羊皮鼓或锣鼓打击乐器作过门和唱腔伴奏,音色沉闷。
由于羌族端公有经无书、有典无文,传授全凭师徒口传心授和不断实践,一般需要三五年时间,学成后要还愿举行谢师仪式“盖卦”,戴上猴皮帽才算出师。

友情链接

Links

  • pic1-1.png
  • 非遗.jpg
  • pic1-2.png
  • pic1-3.png
  • pic1-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