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鼓是“释比”的法器,击鼓、舞蹈、演唱《坛经》是“释比”作法事的基本形式。“羊皮鼓舞”又称“跳经”,原是羌族“释比”做法事时跳的一种宗教祭祀性舞蹈,后演变为羌族民间传统舞蹈。它生动的反映了古羌人民的生活状况,宗教信仰和内心世界。
“羊皮鼓舞”以鼓伴唱时,鼓点以比较单一的节奏循环往复,舞蹈少,动作小,以鼓伴舞时,鼓点节奏沉稳热烈,丰富多变。领舞者头戴金丝猴皮帽,左肩抗神棍,右手执铜铃,表演“持鼓绕头”、“屈腿左右旋转”、“旋摆髋部”等“商羊步”(俗称“禹步舞”);其他舞蹈者在双膝的不断颤动中,手执羊皮鼓,以身体的转动,伴以膝的上下颤动起舞,用皮鼓和响铃伴奏,整个舞蹈鼓声和铃声相交,舞姿灵巧,敏捷、粗犷,激烈,多为反时针方向围圈而跳,节奏明快。
这种舞蹈一般无乐曲,无歌唱伴舞,凭着鼓点节奏,响盘敲击出的不同音响节奏组合而成。
据文献记载:“羊皮鼓舞”原是羌族“释比”做法事时跳的一种宗教祭祀性舞蹈。由释比头戴插着野鸡翎羽和彩色纸条的金丝猴皮帽,手持铜响盘、神棍、彩旗等领舞,并口诵经文,其余舞者跟随其后,用皮鼓和响铃伴奏,形成独特的风格。
近年来,随着“释比文化研究”与“羌族锅庄”的普及,“羊皮鼓舞”在北川县境内更加广泛流行,尤以漩坪乡和永昌镇七一职业中学等最为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