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祭祀习俗

发布时间:2024-06-06

7_1024_688_40.jpg

大禹祭祀习俗是长江江源地区群众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诞辰日举行祭祀活动的习俗。主要分布在羌族聚居的四川省北川、茂县、汶川等县。

8_1014_691_39.jpg

大禹祭祀习俗是基于对大禹治水护佑百姓的信仰而形成的。由于《后汉书》记载:“大禹出西羌”,《新唐书》云:“茂州石泉县治有石纽山。山下有大禹庙,禹六月六日生此。”群众认为长江江源地区是大禹出生地,故形成了大禹诞辰祭祀的习俗。

大禹祭祀习俗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民间群众祭祀习俗。每逢农历六月初六,村寨百姓自发聚集,由羌族祭师释比组织民众扛禹旗、火铳,吹唢呐、牛角号,抬祭品,前往禹里镇禹穴沟的禹王宫举行祭祀活动。当地群众日常生活中也都会到禹庙或禹迹地去许(还)愿、点香蜡、磕头祭拜。一是官祭习俗。民国版《北川县志》载:“当前清初年,特颁祀典,祭以太牢,至今仍之。”说明清初期以来官祭一直由当地最高行政长官带领官员百姓,以 “太牢”之礼祭祀:击鼓撞钟、敬献三牲、恭读祭文、行礼乐舞。


4_1024_688_46.jpg

大禹祭祀习俗在北川地区流传的时间很早。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宋代。清代乾隆版《石泉县志》中记载了南宋计有功撰写的《禹庙记》:“绎究数千年事,灿如目及。庙议遂决。……乃涓乃卜,乃庙乃祀。报本反始,此方此址”;宋人祝穆撰《方舆胜览》则云:“(石泉军)郡人以禹六月六日生,是日熏脩裸享,岁以为常”。

清代乾隆版《石泉县志·坛庙》记载:“禹生于石纽村,故未设县,先有是庙。……春秋邑令有祀。又禹穴溪外,亦有禹庙故址。”。

民国版《北川县志·禹庙》记载:“每年春秋与关岳庙同时致祭,其仪与文武庙同,唯无乐歌。当前清初年,以北川为大禹降生之地,特颁祀典,祭以太牢,至今仍之。”

5_1024_688_54.jpg

1949年以后,北川的官祭一度停止,但民祭一直延续,仅在文革中有短时中断,1978年就得以全面恢复。1990年禹里乡人民政府恢复官祭,由禹里乡最高行政长官主持,此后逢五逢十开展官祭共4次;2006年北川县人民政府恢复官祭,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主持。2007年7月,北川羌族自治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大禹文化之乡”。

9_1024_682_40.jpg

“5.12”特大地震后,在全国人民支持下,北川羌族自治县重修了大禹故里牌坊、禹王宫、禹王庙,修建了大禹纪念馆、禹王广场,这些场所是人们祭祀大禹、学习和传承大禹与自然抗争,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的重要场所。同时,禹里乡人民政府从2012年开始至2016年,恢复连续官祭5次;2011年新县城搬迁,北川县人民政府恢复官祭,2017年至2019年又连续开展官祭3次。



友情链接

Links

  • pic1-1.png
  • 非遗.jpg
  • pic1-2.png
  • pic1-3.png
  • pic1-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