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300多年前刚刚有片口场的时候,一位道士在正月初九这一天忽然发现片口的地形是九龙治水,九条山梁子向中间的“转金楼”延伸而来,而每个山梁子的尾端都云雾绕族,阴雨绵绵,于是就根据当时的天气和时辰推算出了今年哪个山梁主风雨,管今年的雨水。而九条山梁酷似九条龙,因而,演变成九条山梁化成九条龙灯,每年正月初九这天扎龙灯来游耍,祈福当年风调雨顺,无灾无难。
后来,经过300多年的传承发展,就演变成现在的用铁毛子兑花(儿)烧龙灯。片口乡“上九会”烧火龙灯这一民俗活动流传至今。
“上九会”烧火龙灯是片口乡独特的民俗活动之一,是根据片口乡的奇特的地形地貌产生的。
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由被确定耍龙灯的村落开始砍竹子扎龙灯,龙灯分九节龙或七节龙,腊月二十九必须完工,并将扎好的龙灯存放在庙宇里,直到次年正月初一出灯。出灯时,先由“端公”给龙灯开光,然后在街道和村落挨家挨户游耍。正月初九(“上九会”)是片口的分龙日,当天,“阴阳”先生按天气、时辰推算出今年的首龙(被选中的那一方今年庄稼就好)。下午兑花儿,把竹子锯成筒,每一个筒下面留一个结并钻个小眼,装配好用木炭面、硝、硫磺、铁毛子和酒组成的药料,在竹筒上用黄泥土封口并压紧,再在竹筒底部的小眼处放上引线。晚上,九条龙灯齐聚街上游耍,两边百姓就点燃下午自制好的药料,把冲出的五颜六色的铁花对着九条龙灯烧。花儿越多,烧得越凶,耍的人越尽兴。
耍龙灯的人只穿短裤(俗称火窑裤),上身不穿衣服,让花儿烧,当地有个说法,若当年运气不好,爱生病等就去耍龙灯,龙灯能把霉运烧掉。晚上烧龙灯结束后,把龙灯拿到庙里隔起来,到正月十五晚上全部用火烧毁,这叫“十五捣灯”,来年腊月时,再重新扎龙灯。
龙灯一般为九节龙或七节龙,九节龙十人耍,一人耍宝。七节龙八人耍,一人耍宝。响器队为四人,锣、马锣子、堂鼓、钹各一人。